大小单双正规平台

单双大小平台

返回顶部

花费近9亿元修缮的文保院落“变味”了

发布时间 : 2023-08-24 浏览量 : 2650

这个夏天,旅游“最火暑期档”如约而至,古城游也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但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甘肃天水古城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进驻了诸多业态。不仅参观区域受限,消费门槛提升,一些甚至被“改头换面”,危及院落安全。到底发生了什么?文保院落为何“变味”了?

 

文保院落“面目全非”

 

位于天水古城内厚生巷13号的一处日式风格餐厅,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但如今,已看不到曾经庭院宽敞、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建风貌。院中、台明被木板覆盖,营造成日式风格,西厢房外还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

这样大幅度改变风貌和加盖合理吗?对古建筑会造成损害吗?

 

时任天水古城特聘顾问、负责修缮古民居的专家黄国翔表示,去年底,这座院落在装修时他就发现了问题。随后他曾多次要求经营主体停工整改并修改装修方案,但当时负责运营天水古城的甘肃省公航旅对此置之不理,并未叫停。

 

而在天水古城,类似的情况也不是个例。

 

甘肃天水拥有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因历史久远,不少古建民居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抢救这些古建筑,当地对西关片区启动抢救性保护,使得29座文保院落得以“复活”,其中省保级1处、县保级3处、保护点25处。

 

天水市财政局数据显示:天水市从2015年至2021年拨付西关古城保护资金就超过8.88亿元,没想到的是,不到两年后,花大成本修缮的文保院落就遭遇了“改头换面”。很多商业进驻改造院落,成为了游客消费场所。剩下的文保院落里,仅有3处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经营项目未批先设

 

为何文保院落的保护利用,会出现如此“任性”的现象?投入超8亿多元公共财政支出进行修复的文保院落,都在经营哪些业态?

20229月,天水市秦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授予了天水市名城保护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9处文保单位特许经营权,同时要求,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展示利用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相关流程,履行审批备案手续。

 

这意味着,无论是业态设置,还是装修改建,都需要经过至少县级文物部门的批准。但在该公司所存的商户档案中可以看到,有文保院落的申报材料和目前的实际经营业态不符。

 

其中以“维新堂”为例,申报材料中标注的经营项目是紫砂壶,实际开设的却是餐厅。此外,还有酒馆变火锅店、茶社成餐厅等。

 

对此,秦州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文物股股长汪祥军表示,20229月,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曾下文要求,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对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状况开展评估。这些“改头换面”的经营均系未批先设、未批先修,主管部门“没有收到任何报批手续,所以无从监管”。

 

缺失监管的情况下,天水古城多个文保院落违规装修、添建变为餐厅,防火风险也随之增大,火灾隐患比比皆是。

 

严查失职渎职行为

 

近日,天水市委、市政府回应称,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将及时通报问题整改情况。

天水市委、市政府表示,各相关部门在前期排查整改的基础上,对天水古城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清单台账、限期整改销号。将由文物主管部门牵头,对全市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大排查”“大整治”。由消防部门牵头,联合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等部门,对全市文物古建筑等文保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对天水古城运营企业及经营商户开展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等。

 

最后,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对文物保护、消防安全等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监管缺失、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靠文保吃饭岂可砸文保牌子

 

不能说当地不重视文物保护,否则不会花费巨资修缮。借古城招牌,发展旅游产业,增加经济收入也没问题,但活化利用不是任性装修,更不能为了商业利益反过来破坏文保成果。有的承包单位违规装修,随意改变古院风貌,遮挡消防设施、私自拉架电线;有的经营者为了颜色鲜艳不惜给古代木质构件刷上油漆,有的在古民居柱子上钉指纹打卡机;某些餐厅风格更是不伦不类。不仅古建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还面临渗水、火灾等安全隐患,同时让游客对原有的历史和建筑信息产生误解。

 

文保院落商业化出现如此乱象,一方面是经营单位和商家过度追求利益,缺乏应有的文物保护意识;更核心的就是监管部门没有尽到主体责任。当地旅游局授予企业文保单位特许经营权,是为了搞活经济,但不意味着可以当甩手掌柜。按照文保部门要求,文保院落不管是业态设立还是变更,均需要经过申报,在专家评估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而调查显示,古城内很多文保院落的申报材料和目前的实际经营业态不符,“改头换面”的经营均系未批先设、未批先修。管理部门不能一问三不知,全是糊涂账,更不能以没有收到报批手续为由,推卸责任。

 

天水古城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当地发展经济的文化招牌,靠文保吃饭岂可砸文保牌子?古建活化利用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经营者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拆改古建,完全得不偿失,无异于竭泽而渔。监管部门也要落实责任,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掌握好平衡,经济收益和古建保护可以双赢。(孟雅檀)

 

来源:法治复兴号

 

主管单位:大小单双正规平台

主办单位:大小单双网址平台

学术支持:大小单双平台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