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小单双彩票平台网址
自港交所2018年8月修订《上市规则》有关除牌条文正式生效后,港股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从2018年的4家猛增至2022年的47家,创历史新高,2022年除牌公司数量占过去11年来总和的44%。
今年以来明显感受到长期停牌公司退市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已经有28家公司被港交所勒令退市,已获上市委员会批准的除牌公司有9家。
28家上市公司被勒令退市
8月23日,港交所刊发公告称,由2023年8月28日上午9时起,国艺集团控股的上市地位将根据《GEM规则》第9.14A条予以取消。原因在于,该公司自2022年8月1日起暂停买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该公司未能于2023年7月31日或之前复牌,联交所可将公司除牌。
然而,公司未能于7月31日或之前履行复牌指引,因此GEM上市委员会取消其上市地位。联交所已经要求该公司刊发公告,交代其上市地位被取消一事。国艺集团控股停牌之前总市值仅为1897.84万港元,股价0.019港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公司遭到除牌,股东持有的股票顷刻间成为废纸,价值几乎为零。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自8月份以来已经有5家上市公司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分别是国艺集团控股、泰山石化、亚洲资产、China Properties、中海重工。
根据港交所刊发的截至7月31日的《有关首次公开招股申请、除牌和停牌公司的报告》显示,自1月1日至7月31日,除牌公司数目有30家,其中私有化退市5家,上市地位按照规则被勒令退市的有23家,从GEM转板到主板的有2家。即是说:今年以来被强制勒令退市的上市公司达到28家。
仔细分析这28家除牌上市公司,有几个特征:一是市值较小,二是大部分属于消费行业,且无实质性经营业务,没有足够的业绩支撑其上市地位,有“养壳”之嫌。
对于长时间停牌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养壳”对港股声誉的损害,港交所的监管信号日趋严格。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上市规则》修改除牌程序生效以来,勒令除牌的数量逐年激增,在过去的四年里(2019-2022)合计除牌达到131家,占2011年以来被勒令除牌公司总数的85.6%。2011年至2018年,合计除牌上市公司数量仅22家。
2023年伊始,肉眼可见港交所的除牌速度还在加快,甚至一天之内同时取消多家公司上市地位。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停牌超过3个月或以上的上市公司数目达到111家,其中获得上市委员会批准除牌的上市公司有9家,主板7家,创业板9家。
停牌公司如何避免退市?
记者统计分析了常见的停牌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上市公司未能按时刊发业绩公告或审计师不能出具审计报告;
二是上市公司没有足够的营运能力,而此两者经常互有关系。
处理导致长期停牌的具体问题,刘匡堯则认为,必须针对性地解决停牌的底层因素。港交所会按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列出复牌条件,上市公司也应该在问题进一步恶化前尽快处理,问题拖延的时间越长,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内控及管理层的诚信也会有更大忧虑。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实际上有部分停牌上市公司并无动力复牌。这类公司市值偏小,且交易量非常差,而复牌所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加上现在港交所对“炒壳”的严厉打击,复牌意义不大,因此部分上市公司就坐等退市。
来源:证券时报
主管单位:大小单双正规平台
主办单位:大小单双网址平台
学术支持:大小单双平台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