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分两批发布人民法院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今日发布第二批,主要围绕人民法院通过发送司法建议、示范性诉讼、一并解决民事争议、与专业调解组织合力化解以及实体裁判等多种方式,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一、方某等诉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不履行颁发摩托车牌照法定职责系列案【基本案情】1998年,某市人民政府颁布《某市摩托车道..
2024-11-01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务工的第5天意外受伤,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认为双方属于劳务关系,而劳动者则认为属于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究竟如何认定?近日,宁乡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基本案情2023年7月19日,王某经人介绍来到某公司应聘并填写了《入职登记表》,内容包括王某的基本身份信息,同时载明“进厂前3天为试工,一周内签订劳务合同,拒签劳务合同者终止一切劳务关系”。王某在落款处签名,登记表..
2024-10-31
公司岗位实行生产班工作制,规定午餐时间不能私自外出,因事外出需要履行书面请假审批手续。职工午休期间私自外出时遭遇车祸,能否认定为工伤?苍梧县人民法院判决一起工伤保险资格认定案件,从劳动者外出的原因、目的、时间、空间等合理性因素予以考虑,驳回员工的工伤认定诉讼请求。01午休时间外出遭遇车祸因私外出受伤不属工伤2022年5月,李费(化名)入职苍梧县一家木业公司,按照公司的安排从事叉车司机工作。同年7月中旬一天,李费因..
2024-10-30
网购买到生产信息不明的仙草酒,消费者想要维权却发现店家信息已注销,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得知店家的真实身份,遂将店家和包装载明的生产厂家诉至法院要求十倍赔偿,法院支持吗?请看本期案例。基本案情徐某在淘宝平台某电商“卢某商行”购买仙草酒,仙草酒包装载明的生产厂家为A酒业公司。后徐某认为仙草酒载明的原料黄芪并非适宜添加入酒的食品原材料,且A酒业公司并非实际生产厂家,欲将该商铺及A酒业公司诉至法院。诉前徐某发现该“卢..
2024-10-28
为切实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分两批发布人民法院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今日发布第一批,主要围绕人民法院通过认真分析纠纷成因,精准把握当事人实质诉求,聚焦案件实质争议,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一、苗某诉某市人民政府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案基本案情苗某购买商品房后,甲置业公司未如期交付房屋、未按约定时间办理房产证。苗某为核实商品房开发及销售过程中政府监管..
2024-10-25
基本案情2004年6月28日,江苏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工商登记载明股东为纪某(占股90%)、叶某(占股10%),纪某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叶某担任公司监事。2019年8月,第三人某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纪某在抽逃出资900万元本息范围内对(2011)盱商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确认的工程公司结欠某某公司的债务承担赔偿责任;叶某在抽逃出资100万元本息范围内对(2011)盱商初字第xxx号民事判决书确认..
2024-10-24
基本案情邹某原在衡阳某公司工作。2021年8月,某置业公司通过招聘网站联系邹某邀请其面试,并于9月初通过微信沟通薪资及到岗时间。邹某确认9月16日正式到岗,并告知某置业公司。某置业公司随后向邹某发送了《录用意向书》及入职资料要求。邹某按要求完成体检并提交了入职资料后,于9月15日从原单位正式离职。录用意向书然而,9月16日到某置业公司报到时,却被告知岗位未定,需回家等待消息。之后,邹某多次联系某置业公司均无明确答复。无奈之..
2024-10-24
鲁法案例【2024】639劳动者离职后向社保中心投诉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公司为其补交并支付了滞纳金及罚款。公司认为劳动者违反了离职时双方约定的“再无争议”“互不追究”条款,诉至法院要求劳动者道歉并赔偿,能否得到法院支持?案情简介周某系甲公司员工,2023年10月,双方协商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协议约定了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时间、工资及社保福利截止时间、离职交接、经济补偿金、保密条款等,其中第9条约定:本协..
2024-10-23
短时间内,买家多次下单网购“三无”减肥药,并就所有订单提出十倍惩罚性赔偿。食品安全问题固然要重视,但多次购买并高额索赔是否应当支持?近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多次下单同一款减肥药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案情回顾2023年6月14日,原告戴某在被告某商行开设的网店中花323元购买了2件减肥药,发现该减肥药属于没有生产厂家信息、生产日期及食品配料的三无产品。然而,戴某发现相关..
2024-10-22
找工作的过程中您是否曾遇到这种情况公司不与您签订劳动合同甚至不承认您的员工身份千万当心遇到不签合同的公司您的合法权益可能正受到侵害。案情简介小刘通过应聘到A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每月工资由A公司股东齐某通过银行转账发放。小刘离职后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经裁决,A公司向小刘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4万余元。A公司对该裁决书不服,向本院提起诉讼。A公司诉称小刘实际任职单位为B公司,A公..
2024-10-18
主管单位:大小单双正规平台
主办单位:大小单双网址平台
学术支持:大小单双平台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